8月9~10日,由中國有色
金屬工業協會銅業分會主辦,寧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7年(第十二屆)中國銅加工行業發展論壇在寧波召開。本次論壇主要目的是積極探討新常態下如何應對我國銅加工業面臨融資成本過高、產品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行業盈利水平下降等問題,為更好地促進我國銅加工行業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建言獻策。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范順科、工信部原材料司有色處處長靖大偉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崇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組織人事部主任戴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銅業分會副理事長、海亮集團董事長、總裁曹建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銅業分會秘書長段紹甫等出席論壇;論壇開幕式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重金屬部主任胡長平主持。
范順科表示,目前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持續向好的基礎仍然十分牢固,行業現存的產能階段性、結構性過剩的矛盾,通過深化改革、加快結構調整和持續創新,將得到有效化解。隨著新舊動能轉換、發展環境改善,行業的整體綜合實力將得到有效提升,我國從有色金屬生產大國向有色金屬強國轉變的速度也將得到全面推進。作為銅產業的重要一環,我國銅加工業的發展成就更加令人矚目。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銅及銅加工材的生產國與消費市場,銅加工材的年度產量(實物量)占到世界銅加工材總產量的60%以上。他將近年來我國銅加工行業的發展特點作了總結概括:一是產量增速放緩,產品結構變動不大;二是華東引領發展,產業集聚效應明顯;三是進出口貿易量下降,有觸底企穩跡象;四是經營效益出現好轉,行業景氣有所回升。
靖大偉在致辭中表示,工信部原材料司作為有色金屬行業及新材料產業的主管部門,始終高度重視銅加工產業發展。去年,該部利用強基工程的財政資金支持了電子銅箔的發展,在由該部編制的《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已將銅材等新材料產品列為發展重點。他強調,2016年鋰電池用銅箔的實際產能約3.6萬噸,而市場需求不超過5萬噸,但僅2016年宣布新建或擴產鋰電池銅箔的產能就超過15萬噸。希望大家應理性投資,警惕產能過剩風險。下一步,工信部原材料司將會同有關部門,從加大政策支持、加強行業管理、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等方面推動銅產業的發展。
此次會議吸引了200余位銅加工及相關行業企事業單位代表參加。會議期間,還舉辦了“中國制造‘2025與銅加工發展機遇’主題交流會”。
(全球金屬網 OMETAL.COM)
(您想天天免費看到如此海量的金屬資訊嗎?1、點擊此處將全球金屬網設為您的上網首頁
2、點擊此處將全球金屬網添加到您的收藏夾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