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江西銅業集團和
上海期貨交易所共同主辦、金瑞期貨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七屆中國有色金屬現貨·期貨互動峰會”在上海召開,探討金融創新環境下產業的新型發展模式。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貽煌,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王明偉,上期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姜巖,江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龍子平等出席會議并致辭。
第七屆中國有色金屬現貨•期貨互動峰會在滬召開
陳全訓在致辭時指出,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是市場化和國際化程度很高的產業,作為全球消費的大國,也具有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現貨、期貨市場,巨大的產業規模和眾多實體經濟的參與,既是現貨市場形成的基礎,也是上期所不斷發展壯大的支撐。同時,上期所國際地位的進一步鞏固,影響力提升,期貨功能的有效發揮反過來促進有色金屬企業的風險管控能力,助推產業升級,兩者相得益彰。
他介紹,今年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運行正朝著趨穩、趨好的方向發展,呈現出生產平穩、價格上行、貿易穩定、效益上升等幾個主要特點。但與此同時,創新的能力偏弱、有效投資不足、貿易摩擦加劇、環保壓力加大、融資難融資貴等矛盾也表現十分突出。特別是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整頓清理電解鋁違法違規產能、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方案過程中,對有色金屬的供求預期帶來了多重影響,資本市場可能利用有色金屬的金融衍生產品屬性,擾動市場造成大幅波動的可能性增加,實體經濟面臨較大的風險。他認為,在此情況下,應進一步發揮好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嚴防盲目投機,規避和化解市場風險。
李貽煌表示,峰會已經成為中國有色金屬行業期現互動交流的重要平臺。上海期貨交易所與江銅集團攜手,為期貨市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一個典型、鮮活的實例,期待雙方不斷加強交流與合作,尤其在期現結合、產融結合方面步伐更快、步子更穩,助推有色金屬行業穩步健康發展。
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有色金屬產業加速轉型提供了機遇和窗口,三去一降一補政策的推行取得了成效,進一步提高了有色金屬產業的地位。龍子平表示,在此背景下,本次峰會以創新金融服務、共謀產業發展為主題,探索新型環境下的產業發展模式更具意義。他透露,為加快落實綠色發展概念,目前江銅正在推動“智能工廠”試點和“互聯網+”礦山大數據平臺兩個國家級項目建設,在融入“互聯網+”、打造“江銅智造”方面抓緊探索,努力助推行業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
姜巖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上期所秉持服務實體經濟、引領行業發展的宗旨,在提供定價服務、推動產業轉型、護航企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上期所已上市六個有色金屬品種,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品種序列。他強調,未來上期所將進一步對現有品種深耕細作,持續推進對不銹鋼、氧化鋁、廢鋼、冷軋板、銅期貨期權和商品指數期貨等新品種的研究開發,不斷豐富市場避險工具。同時,研究探索將原油期貨的相關政策推廣到有色金屬期貨品種,穩步有序推進我國有色金屬期貨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提升上期所期貨價格的國際影響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我國有色金屬產業與期貨市場發展聯系緊密,相互促進。王明偉指出,目前有色金屬90%以上的企業都參與了期貨市場,隨著有色產品保值業務的擴張,有色期貨成為最出色的板塊之一,期貨行業在促進實體行業改革深化方面發揮著作用。他表示,中國期貨業協會將帶領行業更好地服務有色產業供給側改革,通過進一步加強有色產業期現結合,幫助企業從期貨市場中受益,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本屆峰會還邀請了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范劍平、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育能、熵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東海、國際銅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周勝、國際鋅協會首席代表黃煌、上海期貨交易所朱江鴻博士、法興銀行董事總經理章如鐵等專家圍繞中國及全球宏觀經濟走勢、有色金屬市場分析與展望、有色金屬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創新等議題作主題演講。
據悉,每兩年一屆的中國有色金屬現貨·期貨互動峰會已成功舉辦了六屆,成為中國有色金屬行業期現互動交流的重要平臺。此次峰會以“創新金融服務 共謀產業發展”為主題,分為宏觀經濟分析、有色金屬市場分析、金融服務創新的探索與實踐、圓桌論壇四個部分,吸引了來自金川集團、銅陵有色、大冶集團、中國銅業有限公司等國內外有色金屬行業的300多家代表性企業和行業組織參加。
(全球金屬網 OMETAL.COM)
(您想天天免費看到如此海量的金屬資訊嗎?1、點擊此處將全球金屬網設為您的上網首頁
2、點擊此處將全球金屬網添加到您的收藏夾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