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0月19日消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表示,將修改銅貸款規則。對明日次日合約的現貨溢價設置限制。對某些合約引入延遲交付機制。同時,這些調整是暫時的。
全球各種能源市場的混亂走勢已蔓延至金屬市場,上周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庫存創下197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全球供應緊張局面急劇升級,導致期銅價差飆升,推動銅價創下2016年以來的最大周漲幅(9%),并回升至每噸10000美元以上,與高盛此前預計的年底價格已相差無幾。
在歐洲倉庫的金屬訂單激增之后,LME倉庫追蹤的銅本月下跌了89%,但尚未指定撤回。
如彭博社報道,上一次出現這種動態是在2006年的歷史性擠壓期間,當時亞洲新興國家工業繁榮初期的購買狂潮將LME的權證庫存消耗至接近歷史低位,F在LME的庫存水平甚至低于當時的水平。
美國銀行金屬研究主管表示,如果沒有更多的金屬進入交易所,那么它真的處于困境。
此前,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多次表示,正密切監控銅市場的價格波動,必要時,有確保市場秩序良好的選擇。
市場秩序亟待修正
今天,LME終于出手,“為了確保銅交易的市場秩序”,步驟包括:
1、其將修改銅貸款規則;
2、對次日合約的現貨溢價設置限制;
3、對某些合約引入延遲交付機制。
同時,LME表示這些調整是暫時的,將由特別委員會酌情審查。
有媒體分析稱,雖然目前銅價價差仍處于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次日反向價差也可能會脫鉤,所以上述限制可能會有助于減少套利交易。
銅市混亂幕后推手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此次銅價波動主要鑒于能源危機,可能引發新一輪滯脹,花旗商品研究團隊早前警告,未來三個月內銅需求將萎縮,銅價將再次下跌10%。
花旗集團金屬分析師稱,這是一種極端情況,在整個金屬市場,一個重要的主題是消費者想要建立他們的工作庫存,這加劇了緊張局勢。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銅交易商新加坡托克集團Trafigura Group在消化LME銅庫存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知情人士說,實物交易商從交易所提取金屬以運送給客戶的情況并不少見,托克集團并不是最近幾個月將金屬從交易所撤出的唯一一家貿易公司。此舉是在全球庫存極低的背景下進行的。
知情人士表示,盡管如此,過去兩個月從LME倉庫中提取超過150,000噸銅的總請求幾乎耗盡了交易所的可用庫存,而托克集團占其中的很大一部分。
這并不令人意外,因為在疫情期間,托克成為全球銅市場上最受矚目的多頭之一,首席交易員Kostas Bintas預測未來幾年銅價將達到15,000美元,因為該行業見證了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蓬勃發展支撐著新的超級周期。
此外,托克去年交易了440萬噸銅,比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嘉能可Glencore Plc多100萬噸。
倫敦金屬交易所表示其已經開始調查銅交易。
LME期銅收跌46美元,報10150美元/噸。滬銅收跌1.90%。(全球金屬網 OMETAL.COM)
【點擊此處】或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用微信
接收各種行情報價啦!